先講結論。這場座談會說真的,擺明了就是類似政府單位常會辦的論壇活動,
大發捕魚
來參加的,基本上就是為了賣給新任的中華職棒會長吳志揚先生一點面子,不得不到場….這種場面除了一堆高官顯要講廢話大拜拜吃蛋糕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亮點,甚至根本不可能夠決定任何事情。所以,也別怪某領隊在那邊滑手機了,人家這星期可是有三場大活動,
DG娛樂城
不盯著不行啊….萬一像上週封王那天 LMTV 居然潑香檳把線材都弄壞了,還讓受訪的球員與球迷陷入生命危險就糟糕了。這場座談會預計的討論方向分為兩個:「職業運動屬地化對城市行銷的影響」與「臺灣該有幾支職棒隊伍(原應為職棒第五隊應落腳何處)」。老實講第一點拿出來討論,感覺是沒事找事情做。為何會這樣講?認真做屬地主義的球隊,不需要談,只需要持續做而且精進(而且老實講說這隊認真其實最近也出很多包)。然後不認真做的,你給他再多資源也是沒用,永遠都在哀哀叫人家給的不夠多,要再多一點,好像只要喊喊「我們要屬地主義!我們要全主場!」觀眾就會乖乖買票進場的樣子。不過,該認真評論的還是認真評論,所以我這邊就按照 ZENUP 大在 PTT 上所做的紀錄依序來評論吧。(第一段連結在此)基本上這段重點不多,該講的感動啊~支持啊~然後某隊被誇很多次(誇他幹嘛,再說一次,他們家問題也是不少好嗎)這些話都可以先放在一邊,比較需要討論的是義大犀牛謝領隊以及中信兄弟象楊領隊所講的話。就先從謝領隊談起好了。刻意引用了好大一段謝領隊的話,不知道大家看出了問題沒有?基本上謝領隊這段話就是「戰南北」。認為北部消費能力好,南部消費能力差。但是….我講真的喔,雖然北北桃基這區塊消費能力是很強啦,但是競爭也很激烈捏。換作是謝領隊你來經營 LM,我看光要跟一堆電影院百貨公司夜店等等娛樂設施競爭你就夠頭大了,加上捷運還沒通,怎麼靠球迷自動自發從各都市區移動到球場都是大問題….相對於 LM 來說,義大犀牛有地利之便,有義大客運可以支援交通,但是今年之前就從來沒想過怎麼想辦法利用各種地利優勢來營造主場氣氛。到了今年開始才剛開始「認真」經營主場(對啦,悍創很認真啦,義大內部我就不知道了),然後遇到一些困難就在那哀哀叫,而且現在到底高雄澄清湖球場是不是你們認養也還讓人摸不清楚….屬地主義?我覺得以目前的義大來說還有很多要努力的空間捏。另外一位我覺得可能沒睡飽就來參加會議的中信兄弟象楊領隊是這樣說的:說真的,我很懷疑楊領隊之前到底有沒有好好的看過臺灣職棒的發展歷史。沒錯,三個國際賽的高峰期,但是都維持不了三年,更不用說2008年的八搶三以及奧運那年,職棒票房直落,
輪盤
當年還收掉兩支球隊(其中一隊好像還是你們家中信….)。過往的歷史都在證實一件事情:「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結果你居然還在這邊老調重彈?你考古系的嗎?再說到讓我猛一拍天靈蓋的「亞洲職棒聯盟」….多天才多天真的想法啊!就連亞洲職棒大賽各國都興趣缺缺,還被臺灣的鄉民戲稱為「亞洲職棒懲罰大賽」,你居然好意思說屬地主義不重要最好來個「亞洲大結盟」?你如果真要組,我看也只有中國泰國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可能會有點興趣,順便來問你是不是能出機票住宿與伙食費….喔對,另外你講屬地主義不重要,是不是在提醒大家,中信人壽投資臺中洲際棒球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別太明顯小心被自己老闆抓去尻洗….第二段的部分討論「職棒第五隊該落腳何處」。(參考連結在此)這段除了原有的四支職棒隊代表外,有崇越、麗寶、大魯閣與臺東綺麗珊瑚的代表參加。我個人以他們的發言來看這幾家公司的態度,感覺上都還在觀望。因為目前四支職棒隊,其中一隊感覺近年有損益兩平的原因,是因為花大量資金投資軟硬體設施再加上運氣不錯沒碰到啥怪事情。而其他三支球隊目前都還是虧損狀態,如果要從頭開始建置一支職棒隊,不說權利金,光每年的人事費用就可能會燒到在股東會被股東幹譙到死(不信去問統一蘇領隊,每年統一的股東會哪次統一獅沒被拿出來幹的)….誰敢在這種狀況下喊說要全力投入臺灣職棒的行列?比較有趣的是大魯閣提出的「境外成立職棒球隊加入職棒」的想法。不過,如果要實施屬地主義的話,看來會有不少問題,加上大魯閣的代表也說了「沒有時間表」這句話,看來也是因為必須來與會所講出來的場面話吧。唉。而在 LM 劉領隊那段話,讓我想到斷水流大師兄….講真的齁,這場有許多「長輩」在現場,你這樣講話加上滑手機,不被戰態度很困難捏….不過的確對於 LM 來說,增隊這件事情對於目前的票房真的沒有太大影響性,
角子老虎機
畢竟他們可是靠著「多角化的娛樂經營模式」在操作球隊的行銷,整個球隊的對戰過程已經變成被「包」進去的一部分。你說這正常嗎?也許在其他國家的職棒來說並不算是,但是以目前要求生存的狀態,真的是得多想一些辦法。這段問題比較大的是另外一位我覺得沒睡飽就來參加會議的統一獅蘇領隊。他講:那個,蘇領隊你可以考慮遞辭呈回家了。職棒是公益事業?不是營利事業嗎?別忘記你們每年開股東會的時候,那些大小股東怎麼「尻洗」你們統一獅的?當作是社會公益事業經營的結果就是搞到球迷不想進場,進場不想加油,場邊沒有感動,
濕婆傳說
場內球員像公務員一樣打球啊!就算辦了幾場可能讓人覺得不錯的活動,也延續不了溫度,只能像煙花一樣….拜託你們把統一獅當作是 7-11 一樣經營好嗎?拜託你們了!(然後我個人希望LOW總能下臺泰山能回到場上這樣….)其實要講到增隊這件事情,比起球團,球員可能是比較有感的。在這次的座談會中,
RSG電子
包含球員工會會長胡金龍以及應該是代表臺南市政府參加會議的前職棒球員邱敏舜,都提到了「如果增加球隊,會讓某些在原本球隊沒有舞臺的球員能夠有發揮空間」這件事情。講真的,以目前職棒四隊一軍加二軍大約50~60位成員,加上每年能夠補進的新血,人數真的是不少。但是四隊的教練團對於啟用潛力新秀這種事情是既愛又怕,所以就會造成「能用一直用,沒愛就放冰庫(嗚呼泰山….)」的現象,增加球隊的確可以讓整個職棒球員的工作環境能夠有些轉變。但是,職棒是營利事業不是公益事業(對,蘇領隊我又要打你臉了),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無人問,誰想要沒事燒錢只為了自家公司的面子(還可能會黑掉)?還要顧你們這些球員….也難怪就算與會的幾家企業目前講話都這麼保守了。然後據說今天還有邀請鴻海跟宏達電來參加會議,但是被拒絕?廢話,這兩家公司重心根本不在臺灣,他們來湊這熱鬧幹嘛?而且這兩家公司最近財務狀況都不是很穩定捏。賣相害啦….好,一口氣寫了兩千多個字,除了要講的就是這樣的會議真的他_的(空格請自行補上)沒有任何效果之外,我覺得現在是否要增加第五隊?或者是要落實屬地主義?這些都必須要站在「是否能創造企業營收與滿足既有或潛在客戶」的角度去考量的。我還是覺得,如果你要進來,就得想辦法讓這支球隊能夠賺錢,要賺錢,就必須要敢花心血去認真經營投資。講白了,就是你願不願意把職棒當作是一個獨立的事業去經營,而不是當作是做廣告或做公益。真的不希望再出現類似像米迪亞暴龍那樣的球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