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豪隨著侯羿輔選擇加入合庫,林振緯等待旅外機會的情況下,陳冠豪成為今年大學投手當中討論度最高的選手,陳冠豪從高中時期就相當出名,其原因在於類似「阿甘」蔡仲南的特殊投球姿勢,高一時只有129公里的他,靠著自身不段摸索不同姿勢後,最終類似「阿甘」的特殊姿勢讓他有最好的發力效果。修正投球動作搭配王傳家教練的訓練,陳冠豪在球速上獲得相當大的突破,高三時能夠輕鬆投出145公里以上的速球,搭配怪異的投球姿勢,讓對方打者難以掌握擊球節奏,高中同期的隊友有賴知頎、鄧佳安、林旺熙,四位投手都有超過140公里的球速,也成為除了平鎮、穀保外投手陣容最整齊的隊伍。高中畢業後四人都獲得不少職棒球隊的關注,不過教練王傳家認為四人的身材條件都略顯單薄不足以應付職棒強度的賽事,四位選手經過漫長思考後,除了賴知頎外都選擇繼續在大學磨練球技。升上大學持續勤做重量訓練的他,原本較單薄的身材有明顯的變的厚實許多,最快球速也繼續向上推進,大一大專聯賽以一顆153公里的速球技驚全場,不過球速增加的同時,原本就不佳的控球更加惡化,各大盃賽都有十分誇張的保送率,今年春季聯賽6局就投出5次保送,去年梅花旗更是在短短2.2局投出6次保送,也讓他的數據普遍都不是很好看。陳冠豪的投球機制十分奇特,首先有非常大的後擺動作,再來就是常被提到與阿甘相似的部分也就是會有下盤蹲低的動作,最後以短揮臂的方式進行放球的動作,因為其誇張的後擺動作讓打者不容易掌握擊球節奏,最大的武器是直球,均速約在143左右,狀況好時可以逼近甚至超過150公里,有不錯的球威因此揮空率雖然不高但是多數業餘打者會被直球球威壓制,變化球以曲球、滑球、變速球為主,滑球約125公里左右,軌跡較接近滑曲球,投到位時有蠻大的移動軌跡,有不錯的品質,曲球則在120左右有更多的縱向軌跡,變速球則拿來對付左打但效果相當普通。陳冠豪最大的問題在於投球機制和控球,投球機制對膝蓋、髖關節、腰部都有很大的消耗,因此能否面對密集又漫長的職棒賽事外界都給予很大的質疑,另外控球十分狂野,不過這也與上述的投球機制有關,進入職棒後很有可能面臨投球機制大改的命運。前中信兄弟球探王金勇過去選秀時非常喜歡選有身材、球速但投球機制怪異需大修的投手進去修,像是潘韋辰、楊達翔、吳蔚驊等,可惜中信針對這一型的投手最終都改造失敗,因此近年也較少碰這一類型的投手。反而以科學化訓練著稱的味全龍在修這一型投手獲得不錯的成績,像是陳冠偉、王玉譜、趙璟榮等,過往都有投球機制問題導致控球十分狂野,但經過味全科學化團隊養成後,控球都有獲得不錯進步,因此陳冠豪投球機制若修正得宜,以他的球威和變化球品質,有機會在勝利組牛棚佔有一席之地。影片來源:小哥的棒球夾克擔任先發投手影片來源:ssutv謝葆錡如果要說這一年內進步最多的大學投手是誰,謝葆錡絕對會是其中一位,大學才開始專職投手的他,球速進步神速,練不到半年就有超過145公里的速度,另外經過客座教練廖于誠執導後學會指叉球、變速等球種,不過當時他的投球機制還不夠成熟,各球路的掌控能力也十分不理想,這也使得他在2021中職選秀名落孫山。經歷一次失敗的他在這一年徹底蛻變,不管是在投球機制穩定性上或是控球都有很大的進步,本來就有不錯心理素質的他隨著技術方面的提升逐漸主宰整個大學賽場,在梅花旗和春季聯賽分別繳出防禦率0.73和0.69恐怖成績,出色的成績也讓他入選U23中華培訓隊。謝葆錡最大的特色在於他的高壓投球姿勢,短局數直球能穩定投在143-148公里左右,靠著高壓投球姿勢投出很好的角度,另外進壘時會有些微的位移,打者難以準確擊中球心,
5298線上娛樂
配球比例上直球的使用比例相當高,另外武器球種以指叉球為主,高壓投球姿勢投出來的指叉有相當大的下墜軌跡,具很好的引誘效果,不過目前控制能力還不是很穩定,其他還有曲球、滑球等球種,但控制能力都很糟糕,只有偶爾混淆打者的效果。在業餘賽場上變化球狀況差時都能用直球解決,但進入職棒後變化球的控制能力是可以持續精進的方向,另外控球也還有不少進步空間,從投球姿勢、型態、球種、球速來看都與味全龍隊的陳冠偉十分類似,今年選秀小年的情況下,搞不好有成為選秀黑馬的可能。犀利指叉球三振秀直球同樣能製造不少揮空影片來源:ssutv許元泰許元泰成名甚早,青少棒時期就是國內的頂尖好手,國二即入選U15國手,高中就讀名校穀保家商,不過當時在穀保黃金梯次的他,雖然在投、打兩端都有不錯的實力,但是跟同期隊友比較起來還是遜色不少,因此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高中畢業後許元泰並沒有選擇與大多數U18冠軍隊友一起投入職棒選秀,而是繼續在大學磨練球技,大學專攻投手的他實力進步神速,在國體與王牌謝葆錡、左投宮象謙組成穩健的三本柱,在各大成棒盃賽都繳出穩健的好成績。許元泰身材雖然不算高大,但協調性佳,整個投球機制相當流暢,直球後援時均速約140公里左右,最快147公里,品質不錯,進壘時也有不錯的衝竄尾勁,能製造不少揮空,變化球種則以滑球和曲球為主,其中滑球是他最拿手的球種,許元泰的滑球屬於縱向滑球,進壘前會快速向下急墜,變化時間晚能製造很多揮空,曲球球速只有110-115左右,品質普通但能有製造速差的效果,配球上也經常用來混淆打者,最後就是偶爾使用的圈指變速球,綜合來看是一個stuff很不錯的中繼投手。但許元泰目前有個很大的問題在於控球穩定性,要說他控球不好其實也不至於,但是他的投球就想骰子一樣,穩定時控球能塞到邊邊角角的位置,不過有時會忽然出現控球大爆走的現象,會不停投出離譜的壞球,進入職棒後連續出賽維持穩定性也是關鍵,因此這是許元泰目前最需加強的課題。許元泰如果養成順利有機會成為很不錯的短、長中繼人選,以今年的選秀池有機會在選秀中段被相中。影片來源:ssutv影片來源:taiwanbaseball notes鄧佳安國中時期就有不錯球速的鄧佳安,國三這年入選U15國手,與李灝宇、林昱珉等好手打出近年U15世界盃最佳的季軍佳績。高中進入鶯歌工商,受到總教練王傳家寄予厚望的他,
體育投注
高一就成為球隊的主力投手之一,高中三年每年都有穩定的進步,高三這年球速有相當大的突破,過去一直都在140公里左右徘徊的球速,到高三這年一口氣飆升來到了148公里,搭配不錯的變化球種受到不少球探關注,
娛樂城推薦dcard
只是當時總教練王傳家建議先去大學增加身體強度再挑戰職棒,因此高中畢業後並未投入中職選秀。大學就讀輔仁大學,該年輔仁大學收到了非常多即戰力一年級生,包括鶯歌雙強投鄧佳安、陳冠豪,技巧派左投蔡誥翔,穀保四棒楊正宇等等,對近年招生不力的輔大來說這年的大補強讓他們戰績出現了轉機,在2021大專棒球聯賽中拿下久違的殿軍。升上大學的鄧佳安在訓練的步伐上從未停歇,持續在近年產出不少職棒好手的黑山羊訓練中心磨練,經過科學化訓練強化身體素質後,進步最多之處在於均速,極速也向上提升1公里來到149公里,近期在春季聯賽主投14.2局繳出防禦率0.61的成績,以不錯的近況挑戰中職選秀。鄧佳安是標準的速球派投手,直球使用比例相當高,擔任後援時直球速度落在142-148之間,有不錯的球威,變化球則以一顆相當犀利的曲球作為武器,軌跡比較類似12-6方向的曲球,下墜幅度大,能夠製造大量揮空,再來就是變速球但效果普通。鄧佳安現階段最大的問題與隊友陳冠豪相同就是十分狂野的控球,幾乎沒有投邊角的能力,整場比賽基本上就是東一顆、西一顆,也經常有離譜的壞球出現,業餘較大的好球帶都有保送連發的問題,進入職業後面對更小的好球帶,控球方面勢必有一段路要走。鄧佳安有不錯的揮臂機制,球速也是持續在進步當中,也具備中繼投手需要的決勝球種,雖然稱不上是即戰力但是相信有不少球隊願意投資這一名相當具潛力的投手。影片來源:taiwan baseball notes李超三級棒球時期都不是就讀傳統名校,大學也是以備取的方式進入臺體大,在臺體大看到個個都是出身高中名校的隊友,李超也認為除了身材外與其他隊友還有不少的差距要追,好在投手教練郭勇志對他照顧有佳,積極培養這名明日之星。李超的成長超乎大家的期待,大三搖身一變成為臺體大的王牌投手,短短兩年球速就進步12公里,大學階段球速要有如此大的成長實屬不易,好表現讓他首度入選中華爆米花培訓隊,也讓他第一次萌生挑戰職棒的念頭。然而通往成功的路上必定會遇到不少試煉,大三結束一連串高強度賽事後受到嚴重腰傷困擾,在困境中如何求生存也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bet365
李超並沒有被傷勢擊敗反而趁這次機會認真強化一番,腰部的傷勢讓他意識到自己核心力量的不足,訓練菜單以核心訓練為主,除此之外也增加許多增強基礎體能的課表,加強耐戰度避免再度受傷。復出後的李超球速來到生涯新高的146公里,近期的春季聯賽也以臺南市成棒隊借將身份參賽,先發四場繳出2.33的防禦率,四場比賽總計吃了27局,平均吃下6局以上的局數,吃局數能力同樣備受肯定。李超最大的特色在於190公分的身高,
歡樂捕魚
除了直球外有滑球、指叉球、曲球、變速,直球均速140左右,有不錯角度和尾勁,但球威不足失投容易挨打,滑球品質普普但有不錯控制能力,指叉球則是最大的武器球候補,為何說候補呢?主要原因在於目前的控制能力太差品質也不穩定,投好時搭配他的高大身材,下墜幅度驚人也有在本壘前急墜的效果,曲球屬於大曲球,球速只有100-110左右,同樣搭配高大身材有很大的下墜幅度並具備不錯控制能力。李超目前的完成度偏低,投球特色與味全龍隊的郭郁政相似,兩人都有高大的身材、多元的球種,
RSG老虎機
不過進入職棒前各球路都不出色,控球能力也是偏中下,容易失投挨打,今年郭郁政在改善球路容易偏高問題後,整體壓制力提升不少,因此同樣有先天身材優勢的李超,經過養成後,有機會成為隊上的五號先發或是長中繼的人選。影片來源:愛棒球鄭亦軒從人生低谷當中浴火重生的勵志選手,從小就有身材優勢的鄭亦軒,一直都是球隊重要的投手,國中時期更是成為國內青少棒首屈一指的火球男,國二的華南金控盃飆出整個盃賽最快的141公里直球,與巫祥榮成為該屆兩名火球代表,更驚人的是鄭亦軒在國二就能投出超過140公里的球速。高中就讀南英商工,可惜一入學就開始受到投球失憶癥困擾,球速掉到125-130公里不說,控球能力也完全消失,因此決定轉任打者,整個故事與同樣出生南英的詹子賢相似,詹子賢在南英原先是球隊王牌投手,高二就有最速148公里的水準,只是後來也受到投球失憶癥困擾而轉任野手。只是鄭亦軒的野手生涯並不如詹子賢順利,除了身材好有不錯長打能力之外,打擊成績並不理想,因此高中畢業後申請大學名校卻乏人問津,原先要高掛球鞋轉換跑道的鄭亦軒,受到中信學院陳光宏教練的邀請,鄭亦軒也給了自己最後一搏的機會,決定以投手身份重新出發。大二那年鄭亦軒迎來了棒球生涯非常重要的轉捩點,透過隊友介紹來到催幫訓練中心開始訓練,投球機制打掉重練的鄭亦軒,透過影片、數據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投球機制,球速也開始水漲船高,大四這年徹底破繭而出,在臺鋼測試會飆出生涯新高的155公里火球。鄭亦軒有188公分、96公斤的絕佳身材條件,投球採短揮臂,也有不錯的藏球,直球球速也是節節上升,今年春天首度破146公里,來到夏天一口氣來到155公里,成長幅度驚人,另外鄭亦軒的直球有極佳的球威和尾勁,今年首次在甲組春季聯賽亮相也保持很好的製造揮空能力,變化球以滑球為主,投到位時有頗大的下墜軌跡,不過經常有失投偏高的情況出現,整體掌握能力還不佳,另外就是曲球和變速球,品質都普通,控制能力也都很差,實戰當中除了直球外,變化球都不是很成熟。鄭亦軒最大的問題跟前面幾位大學火球男一樣就是控球非常不穩定,壞球都相當明顯,有時會出現單局大量保送投倒自己的情況,今年春季聯賽15.2局就送出多達13次保送其中有6次觸身球保送,另外除了直球外對變化球的掌握能力欠佳也是問題之一,進入職業後很難單靠一顆直球存活,因此變化球的強化也是需要努力的課題。有頂尖的身體素質和球速,成長幅度驚人,雖然現階段完成度極低,但有成為終結者的潛力。影片來源:taiwan baseball notes吳君奕另一位來自甲二中信學院的刺客,三級棒球階段沒有太亮眼的表現,高中就讀中道中學也都擔任後段棒次。來到中信學院後,與鄭亦軒相同開始接觸科學化訓練,球速同樣有很大的成長,今年成為了中信學院的王牌投手,穩定的表現也受到職棒球探的關注。吳君奕有相當厚實的下盤,投球協調性佳,球種主要是直球和滑球,直球球速約在140-147左右,品質不錯,能製造不少揮空,另外滑球控制能力不錯,變化時間晚,與直球的共軌效應是製造大量三振的武器,今年首次參加層級較高的春季聯賽保持過往的高三振率,21局送出22次的三振。吳君奕控球並沒有上述幾位火球男那麼樣的不準,不過也稱不上是精準,有時會有球路偏高的問題,今年選秀尤其是臺鋼,或許會在選秀後段選擇吳君奕也說不定。影片來源:taiwan baseball notes黃紹睿不同於前面一票速球派投手,黃紹睿比較屬於直球搭配多樣球種與打者周旋的技巧派投手,高中就讀興大附農,不過當時因為身材矮小加上球速不夠快因此未受到太大的關注。升上大學後馬上展露頭角,在大專棒球聯賽以大一的身份拿下最佳投手獎,自我要求相當高的他也開始進行許多自主訓練,首先是來到魄瘋體能中心進行身體素質的改造,再來來到張立帆教練所在的阿斯貝克訓練中心進行投球機制的強化,身材技術持續進步的他,在本週的測試會投出生涯新高的146公里。黃紹睿最大的特色在於不錯的控球、多樣的球種和沈穩的心理素質,也是今年這一票大學投手當中少數可以稱得上是即戰力的投手,直球速度約在138左右,有不錯的尾勁不過球威上較不足,失投容易挨打,實戰使用的球種相當多元,最拿手的武器是指叉變速球,出手動作與直球相似,變化時間晚有很好的共軌效應,再來就是滑球、曲球,滑球同樣有不錯的控制能力,曲球則拿來製造速差,但失投機率高,容易挨長打,配球上並不會特別著重在特定球路,各項球路的使用比例都蠻平均的因此打者不容易設定球路攻擊,再加上控球能力也不錯,能利用球種、球路位置不同擾亂打者節奏。目前黃紹睿的弱點在於失投機率高,再加上並沒有強力的球威掩護,進入職棒後若無法降低失投機率,容易挨長打。黃紹睿的投球型態很像中信兄弟的官大元,靠著多樣球種和不錯的控球跟打者周旋,但礙於身材限制和球威上的不足,失投容易造成重傷害,今年選秀也蠻有機會在選秀中段被選中。影片來源:小哥的棒球夾克影片來源:taiwan baseball notes張鈞翔本屆選秀大學最佳左投,高中就讀平鎮中學但沒有太多上場機會,大學就讀有「平鎮大學部」之稱的北市大,在北市大每年都有蠻大的進步幅度,今年與侯羿輔成為北市大的左右王牌,在春季聯賽繳出佳績,主投18局防禦率是具水準的1.00。張鈞翔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特殊的投球姿勢,有相當優秀的藏球動作,直球均速僅有137左右但進壘時會有明顯的內竄尾勁因此能不斷擠壓打者出棒節奏,變化球則有滑球、曲球、指叉球等等,其中滑球控制能力不錯是面對左打者的主要武器。張鈞翔的弱點與學長許育銘相似,就是球威、球速都不足,就算是左投均速137還是稍微慢了一些,控球也不是相當精準,講白一點就是缺乏武器。特殊的投球姿勢讓左打者難以出手是張鈞翔的特點,現今中職強力左打多,有機會成為聯盟的一人左牛棚。影片來源:ssutv結語今年選秀為何會被譽為是近十年最小年原因在於很少基石型的球員,2019年也就是味全剛進來那年雖然也被外界評為小年,不過劉基鴻、李凱威、郭天信、拿莫伊樣、徐若熙等選手都是有機會長成球隊基石的好素材。今年相較星光黯淡的高中生,大學投手有非常多很好的牛棚素材,雖然大多都還需經過養成,但有很好的球速條件,這也說明了臺灣私人訓練中心的竄起,大大提升了國內業餘棒壇的實力,只要夠自律,高中時期就算是無名選手,都有機會在大學、成棒階段潛能被激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