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8娛樂 / QT電子試玩 / 亞博娛樂城 / 百家樂 / 皇家電子 / 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

洋基該不該交易AndrewMiller?

5298娛樂, QT電子試玩, 亞博娛樂城, 百家樂, 皇家電子, 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洋基的戰績已經低於五成勝率兩場勝利,根據Fangraphs網站的預測,洋基這季打進季後賽的機率期望值,只剩下不到10分之1: 光是在美聯東區,洋基就得面臨三個強悍的大敵人:紅襪、金鶯和藍鳥;以這三支球隊戰力而言,洋基陣容不要說跟他們競爭,連要站穩五成勝率都很掙扎。也因此有關這季洋基在季中交易大限,可能二十年來首次擔任賣家的傳聞甚囂塵上;本站作家#NYU42曾經在站上寫了這篇「Andrew Miller能換到哪些新秀?」,就是在探討洋基若是在今年季中,交易掉近三年聯盟最頂尖後援投手之一的Miller,可以替換回什麼樣的包裹。(延伸閱讀:Andrew Miller的滑球,到底有多噁心?)w Miller的滑球,到底有多噁心? 事實上,我在過去幾天的文章中,也不斷提及了季中洋基當賣家的可能性,包括「洋基隊該不該選擇重建?」、「洋基微重建後該怎麼做?從薪資先談起」這兩篇,都有說過洋基如果要在明年、後年就迅速爬起來,那這季當賣家、選擇「微重建」、Retool翻新重整球隊部分陣容,會是比較好的選項。不過洋基在這個Retool工程中,到底要找誰來賣?Andrew Miller會是男主角之一嗎?這是之前在文章中寫過的個人看法:  根據之前文章的結論,我希望看到的是洋基採取Retool式的小幅重建,而不是全部打掉重練的那種重建。為什麼洋基該選擇明年就可以找回部分競爭力的微重建、而非全部砍掉重練、放掉2017賽季而大重建?理由如下: 把仲裁的球員算在內的話,洋基明年總共有12位球員有保證約在身上,而且多半是有一定戰力的球員,包括田中、Sabathia、A-Rod、McCann、Gardner、Headley、Miller、Castro、Eovaldi、Pineda、Ellsbury、Ackley和Gregorius,這些人或許因為老邁、健康因素,各自有各自的問題,產能貢獻也不是完全沒疑慮。但應該沒人會否認,當一支球隊一口氣擁有這些人,卻選擇全盤放棄這些人的產能、頭也不回的進入重建模式,是一件很蠢的事情。更何況陣中還有一些領底薪、但是戰力也十足的Dellin Betances、Aaron Hicks等人,如果真的要進入完全重建模式,那洋基就必須把這些還有能力打的傢伙,一口氣通通賣掉,但是誰有能力一口氣出清超過10個這樣的球員?歷史上應該沒人辦到過。 再者,明年洋基的薪資總額,也就是這些領保證約的球員,還是會花掉185M的薪資,試問:有老闆會願意讓一支年花兩億美金的球隊空轉、重建一年嗎?也就是說,即便洋基這季要拚進季後賽或許無望,但這仍然會是一支要拚2017年的球隊;理由不是這個陣容強到一定能打進季後賽,而是一支花了快兩億美金的球隊、陣中不少球員還在當打之年、又不可能全部都交易清出,不可能會有長期重建的回頭路可以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洋基如果放棄這季不玩、當賣家,那也只能採取微重建,放棄這季、但明年再捲土重來。 再者,我之前也在部落格的文章多次提到,重建對於球隊的傷害以及造成的損失。第一,現在要靠著外卡身分打進季後賽,只要陣容有競爭性,人人都有機會一拚,除非陣容真的弱到完全沒有競爭力,否則重建是最不必要的選項。第二,之前的文章有提過,運氣是占棒球運動很重要的一環;只要球隊有一些競爭力,即便不夠強,若是靠著一定的好運氣,還是有機會贏下比預期多的場次,以Underdog的身份一闖季後賽。反之,球隊若是真陷入重建,一方面成功機率不一定百分之百、又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中間損失的球迷、營收會是很巨大的成本;身在大豪門紐約的洋基,自然是不會傻到輕易重建。 那既然不選擇傳統式的砍掉重建,那該如何微重建?就如剛才引用的段落所講,只要賣掉這季結束後合約會到期的球員、並拿他們換取明年可以派上用場的即戰力就好。也就是說,在所謂的微重建概念下,如果洋基這季731真的去當賣家,那麼賣掉終結者Aroldis Chapman、外野手Carlos Beltran這兩個合約只剩半年、這季留著大概也只是浪費的球員,拿去換即戰力的年輕戰力、幫助未來的Retool工程會是好選擇。那麼賣掉可以用到2018賽季結束的Miller呢?在Miller身上,我的答案並不像很多人那麼肯定。 個人看來,如果要在這季731交易大限賣走Miller,要有兩個先決條件,會對洋基的未來比較有利:(1)已經先賣掉了Chapman,畢竟他才是真正合約年、不賣的話之後沒價值的球員;(2)買家願意開出破盤價、或是明顯高於市場行情的價收購,Miller才值得被換走。理由很簡單、在之前的文章也已經說過太多次;微重建/Retool的意義就是即便洋基放棄2016年,也會努力爭取2017賽季的季後賽門票。而留下Miller會幫助洋基達成這個目標,畢竟如果賣掉他、季後也沒簽回Chapman的話,洋基明年唯一可靠的後援,只剩下近兩年使用量已經偏過勞狀態的Dellin Betances。就算不論他會不會因此被操爆,除了Betances之外的洋基牛棚,

老子有錢娛樂城不出金

大概也是一堆雜魚圍繞。 不過,Andrew Miller真的打死都不該換走嗎?凡事都不應該說死,如果有球隊開出破盤價、急於拼搶冠軍,那當然還是可以考慮。什麼叫做「破盤價」?舉一直很想補上牛棚弱點、這季急於衝冠的小熊為例,他們想要Miller的助拳,全世界的棒球迷都早已了然於心;但是很抱歉,芝加哥小熊,如果真的要打動Brian Cashman交出這個合約還有兩季半、當今最佳後援投手之一的Miller,破盤價會是必須要付的代價。「破盤價」意味著,買家得拿出高於球員本身交易價值的貨品,才能打動洋基拆解2017年賽季、可能幫助他們打進季後賽的牛棚。那Miller「本身的交易價值」會有多高呢?這就是需要來探討的議題。 首先,毫無疑問的Miller是這幾年最有宰制力的後援之一,他過去兩季分別拿下2.2、2.0WAR,今年已經拿下1.5WAR,總計在這三年下來他累積的5.8WAR,在聯盟後援投手中高居第三,只輸給兩個洋基隊友Betances、Chapman。Miller過去三季的ERA-/FIP-/xFIP-三圍分別是46ERA-/ 43FIP-/ 40xFIP-,這意味著不管是用防禦率、FIP、xFIP的標準來看Miller,他過去三年的水準都比聯盟平均低了50%~60%之間,是相當恐怖的數字。過去三季除了Miller以外,沒有任何後援投手的xFIP-低於50;43FIP- 也是聯盟第二的水準;於是乎我們現在想要知道的是,過去三年相當威猛的Miller,在合約剩餘的兩年半,會有多大交易價值?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預測Miller未來兩年半的預期貢獻。 我找出了自從1980年以來,所有在28~30歲期間,

百家樂

投出低於60FIP-、三年累積局數至少140局的後援投手,剛剛好有十位球員符合條件,分別是Robb Nen、Tom Henke、Rich Gossage、Trevor Hoffman、Jason Isringhausen、B.J. Ryan、Mark Melancon、Bryan Harvey、Duane Ward和Sean Marshall。值得一提的是,Miller在這三年(同樣是28~30歲)的43FIP-,比上面這10位投手都還要優秀,也只有B.J. Ryan的47FIP-低於50大關;但這大概已經是最接近Miller實力的一群後援投手。這10位投手在31、32歲兩年的表現如何呢?他們平均繳出了2.5WAR,中位數則是2.4WAR,幾乎一樣的數字。 也就是說,歷史上和Miller在28~30歲都能健康出賽、並投出菁英級宰制力的投手,在31、32歲的預期WAR值大概就是2.5;而根據Fangraphs網站的預測系統,Miller今年下半季的預測值是1.4WAR。加總下來,我們大概可以預期未來兩季半的Miller,可以貢獻球隊4~5WAR區間的水平。考量到Miller的投球成績,事實上比剛才那些對照組都還要優秀,

QT電子試玩

也許買主大概就是以5WAR左右,來衡量Miller在未來兩年半的預期貢獻。過去兩年半Miller的貢獻值,累計下來大概有6WAR,而且這季的投球甚至還創下生涯最佳紀錄,預期他到合約結束前可以有5WAR的貢獻並不會太過分。 我之前的文章提過,大聯盟季初平均願意買一場勝利的價碼,大概是接近8M;如今來到賣家稀少、買家多的季中交易市場,這個價格顯然只會明顯的更高,更何況這裡談論的是以破盤價的情況,

5298娛樂

來兜售掉Miller。若是以每一勝值10~12M的價值來算,Miller未來兩季半可以值50M~60M,扣掉剩餘兩季半共20M的薪資,我們可以估出Miller若要以破盤等級的價格售出,大概有30M~40M的surplus value,也就是他的交易價值。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可以參考我之前衡量新秀價值的文章:Miller的交易價值,大概就等於百大新秀10名以外、前25名以內的新秀投手;或是20名以後、50名之前的新秀野手。小熊有符合的人選嗎? 有,Gleyber Torres,這個19歲、季初排名41名的新秀游擊手。不過就像我之前提的,洋基需要的是2017賽季就可以用的即戰力,還在1A打球的Torres就不那麼可愛了。小熊還有一個捕手Willson Contreras,季初排名百大新秀第67名、也已經上大聯盟,但洋基已經有Brian McCann、Gary Sanchez卡住位置,所以他不符合需求。所以這是我的提案:Miller外加Brett Gardner,換小熊這季躺傷兵的外野手Kyle Schwarber,這個季初被我列在十大左外野手第四名的球員。我知道小熊一直在宣稱,他們絕不會拿Schwarber換後援投手,但既然都說非破盤價不賣,就算要比姿態高,那也是賣不賣Miller都沒差的洋基比較高。Schwarber是個相當適合洋基的選手,有力量、很愛拉打的左打炮一直是洋基最愛。 相對的,對於小熊來說,如果拿到Gardner,那Schwarber的地位就會很尷尬。Schwarber是個防守很差(尤其是tool和範圍)的外野手,但一壘和捕手都已經被其他小熊隊友卡住,來到美聯的洋基,至少還可以空出一壘、指定打擊讓他打。所以隊形上並不是那麼適合Schwarber的小熊,可以考慮割愛來換Miller和Gardner,一方面Gardner可以控制到2018年賽季結束、二方面,替季末會進自由市場的中外野手Dexter Fowler買個保險。如此一來,小熊如果這季要在外野擺出拚防守的鐵桶陣,Gardner-Fowler-Jason Heyward是個很不錯的組合;對上左投、或是需要火力的時候,Jorge Soler-Fowler-Heyward就可以上來。Gardner加入的話,小熊等於擁有靈活性增加的外野組合。 Schwarber的火力兇悍無誤,但他的防守會讓小熊需要手套的時候,減低調度的靈活性。不過,即便說要把Miller賣在最高點、Schwarber的外野防守可能會拖累小熊,但光一個只有30M~40M交易價值的Miller,絕對沒辦法單換到他,這就是為什麼要把Gardner拖進來的原因。Schwarber還可以讓球隊控制五年,市場上要簽到這種年輕、偶爾甚至可以蹲捕的左打炮,肯定價值不斐;就算他現在有傷,他去市場上找五年合約,年薪15~18M都很有可能,這裡就把他未來五年的價值設定在80M。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願意,給Schwarber一張五年80M的合約,但他應該是有這個行情;扣掉未來五年他實際會領的25M薪資(估計值),他大概還有50~55M的剩餘交易價值,比Miller多出10~20M。而Gardner就是負責填補這個價值差距。Gardner剩下兩年半的合約還得付30M,Gardner的本身價值大概只比薪水高一些,但只要洋基把他2018年球季的13M薪水給吃掉,

亞博娛樂城

讓小熊免費用一季,應該就可以補足Miller和Schwarber之間的價值差距。過去三年拿下5WAR的外野手Gerardo Parra,今年冬天拿到了三年27M的合約;過去三年拿下9.4WAR的Gardner,如果在未來兩年半只要花小熊17M,他們沒道理不接受。所以說,即便小熊對Schwarber很有愛,但如果他們要洋基同樣很有愛的Miller,那就得交出Schwarber。 如果能拿到Schwarber,洋基送出Gardner、Miller,甚至幫忙吃Gardner最後一年的薪水都是OK的。Schwarber是很昂貴的籌碼,

皇家電子

但如果小熊、或是聯盟其他球隊不願意開出破盤價,那我建議洋基就繼續握住Miller,留著他續拚2017年賽季。洋基該不該交易Andrew Miller?原則上我是不希望;但若能拿到像是Schwarber這種控制權長、即戰力的年輕好球員,倒是可以好好考慮。如果沒有球隊願意開出這樣的高價呢?那麼洋基真的不用在今年就急著賣掉Miller。 圖片來源:http://www.zimbio.com、Google.com、BrooksBaseball、Fangraphs製圖工具歡迎光臨MLB Corner收看更多棒球文章!!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其他運動的好文,也歡迎找Kal El Sports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