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賽季過去了。 回想2015年,紐約大都會在花旗球場(Citi Field)啟用後的第七個賽季,一路過關斬將,成功晉級世界大賽。一直以來,紐約客關愛的眼神,始終不在這隻位於皇后區的球隊。不過,隨著布朗克斯開始與季後賽絕緣,人氣始終遜色一節的大都會,也藉著優異的戰績拉攏人氣。為沉悶已久的紐約客,重新找回了冠軍的希望。儘管在最後,只能看著聲勢如日中天的皇家隊,在自家主場開灑香檳,慶祝三十年來的首冠,但眾人仍相當看好這隻新興勁旅,能再一次衝擊世界大賽。 2016年,大都會在開季拉出一波15勝7敗的小高潮,但接下來的三個月,僅勉強以五成勝率維持排名,更在八月中旬時跌破五成勝率。最後,靠著季末狂拉尾盤才保住外卡資格。無奈,一場定生死的外卡驟死賽,不敵 Madison Bumgarner 的精彩完封,黯然結束賽季。 今年的大都會,隨著傷兵回歸、原班底的續留,
QT電子
以及那令人期待的豪華輪值,都有機會將這支球隊帶得更遠。不過這支年輕球隊,是否真能再次複製奇蹟,將大大影響成敗與否。本文將會探討先發輪值的展望,並逐一分析各投手的優點與缺點。 飄髮王牌-Noah Syndergaard 五年前,有誰想得到 Matt Harvey 的王牌地位,
真人21點
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取代?自從 Noah Syndergaard 被拉上大聯盟後,他屢屢以超過三位數的火球,與令人咋舌的滑球,讓打者吃了不少悶虧。 球速就是 Syndergaard 一項重要的武器。24歲的他,自從被拉上大聯盟後,仍舊持續成長。速球均速從新人年的 97.8 mph,進步到去年的 98.9 mph,
娛樂城註冊送現金
足足成長了1英哩之多,在全大聯盟投手之中排第四傑,更是先發之首!極速部分,去年雷神有94球飆破三位數(投手第三;先發第一),最快球速甚至來到 102.3 mph(約 164.5 KM/H),未來甚至有機會再改寫個人紀錄。滑球部分,去年均速也來到 91.5 mph,甚至比許多人的速球還要快。 而除了速度之外,犀利的位移促使揮棒落空,也是造就其高三振率的原因。滑球,便是使他奪下三振的最大利器。滑球對打者的 Whiff%(出棒揮空率)高達48%,等同打者每出棒兩次便有一次會揮空。光是在去年的218次三振之中,就有87個是靠滑球搶下那重要的第三顆好球。 除了滑球之外,Syndergaard 也經常利用伸卡球、變速球的下沉效果,製造滾地球凍結得分機會。根據統計,當得點圈有跑者時,伸卡球便取代速球成為使用比例最高的球種(35%),其中第一球投出伸卡的比例更高達43%。也是使他即便擁有超高三振率,仍能保持 1.88 滾地比的最大原因。
隱憂 什麼也攔不下 Syndergaard,除了健康之外。職業生涯至今沒有受過太嚴重的傷害,也是 Big 4 之中最健康的一員。去年賽季也僅因幾次疲勞而提早退場,未曾進過傷兵名單。不過,去年 Syndergaard 被檢查出有骨刺,雖然不像 Steven Matz 嚴重到需要動刀治療,但是否會成為絆腳石仍有待觀察。 另外,則是關於他的火球。近年來進行韌帶重建手術(Tommy John 手術)的投手有增多的趨勢。有研究將原因歸咎於越趨精密的投球機制,使得投手的球速逐年增加,但也使得韌帶的耗損嚴重,特別是對技巧尚未成熟的年輕選手而言。包括達比修有、天才小史(Stephen Strasburg)都曾進行過這項手術。雖然也有許多投手能避免傷痛並保持競爭力,但因其三位隊友都已動刀,也讓粉絲更擔心這位飄髮王牌,最終仍會不可避免地踏上同樣的道路。 最後一點則是關於盜壘。去年整季 Syndergaard 被對手盜壘48次,比第二名高出整整18次之多。現代棒球雖不講求小球戰術,但被踏上得點圈終究會增加失分的機會。去年這項缺失就被許多隊放大利用,想必也是今年春訓需要煞費苦心加強的重點之一。 低調而穩健的二號-Jacob deGrom 相較於 Big 4 其他三巨頭,在小聯盟便已是百大新秀,也是球迷寄予厚望的未來之星。deGrom 的突出反倒令人有些驚喜。成名甚晚的 deGrom,在大三時的一場比賽,對上佛州灣岸大學的王牌投手-Chris Sale。該晚 deGrom 的好投完全不遜於 Sale,而滿場的大聯盟球探就這樣欣賞到了 Chris Sale,也開始關注這位默默無名的小夥子。 大都會在2010年選秀以第九輪272順位,附帶九萬五千的簽約金,將這位半路出家的投手納入麾下,但 deGrom 卻也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蹲小聯盟。在被選進後的隔年就因TJ手術而缺席整個賽季。2012年健康回歸時,他已經是個24歲、比1A平均年齡高出2.4歲的「老新人」。
2014年5月12日,後援投手 Gonzalez German 進入傷兵名單,原本大都會打算將在3A的 deGrom 拉上來頂替牛棚的空缺,豈料在賽前先發投手 Dillon Gee 意外受傷,使教練團臨時改變主意讓 Jacob deGrom 主投該場先發。 And the rest is history,直到現在他仍是輪值表中重要的戰力。 隱憂 上個球季,deGrom 繳出 3.04 ERA/3.32 FIP 的投球成績(77 ERA-/80 FIP-),以一般投手的標準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優異。但這卻是他生涯表現最差的賽季,被全壘打比例(HR/9)飆升至生涯新高的 0.91。檢視過後,筆者認為原因可以歸類於控球。下表我檢附了近兩年的投球分布表。
(Jacob deGrom-2015年投球分布表)
(Jacob deGrom-2016年投球分布表) 去年的控球狀況較為不穩,球經常往紅中位移,使得無論在飛球/全壘打比(HR/FB)、強勁球(Hard%)等數據都有明顯地竄高。 而去年的球速也不理想,速球均速下降了 1.6 mph、變化球種的球速也有全面下降的趨勢。所仰賴的速球(42%)、變速球(11%)的被安打率皆有顯著的上升。六月將滿29歲的 deGrom,早已過了身體素質會持續成長的年紀,倘若今年賽季無法扭轉持續下探的球速,對其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回落凡間的三號-Matt Harvey 2012年,戰績低迷不振的大都會,捎來了一樁球迷盼望已久的佳音:農場大物 Matt Harvey 正式被拉上大聯盟。在該季的10場先發之中,繳出了 2.73 ERA/3.30 FIP,雖然控球略嫌生澀,但球威卻是相當的驚人,不僅繳出 10.6 K/9值的好表現,在59.1局之中僅被敲出42支安打。其動輒三位數的強力火球,讓球迷們找到了一絲的希望。
2013年,Harvey 繳出極其優異的表現,絲毫不見職棒二年級生的生嫩。可惜的是,還來不及完成首個完整賽季,便在八月底被診斷右手肘的尺側副韌帶有撕裂傷,在經歷了失敗的復健之後,
金旺5298
Harvey 也不可避免地進行TJ手術,隔年賽季確定報銷。不過,這年仍是收穫滿滿,不僅入選第一次的明星賽、更在賽揚獎票選獲得第四名。 隱憂 但在去年,Harvey 的表現卻意外反常,撇除腫脹的防禦率不說(ERA- 122),球速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這也連帶影響到三振能力,去年 Harvey 的三振率是生涯最差的 7.38。 雖然,以進階數據觀之,3.48 FIP 仍舊相當優異,其表現還比平均值高出 16%,但筆者對此持保留看法。原因在於,Harvey 去年進階數據所反應的,可能不是真實的天賦實力,只是單一年度的大偏差值。 對此,筆者將從 contact% 做切入分析。下圖表為 Matt Harvey 近幾個出賽球季的被擊球數據。 (Matt Harvey-2015年在10*10方陣之下的 contact%)
(Matt Harvey-2016年在10*10方陣之下的 contact%) O-Contact%(Avg Diff%) Z-Contact%(Avg Diff%) Contact%(Avg Diff%) 2013 58.9%(-7.6%) 84.5%(-2.5%) 74.7%(-4.7%) 2015 62.3%(-2.6%) 82.9%(-3.8%) 75.7%(-3.1%) 2016 69.6%(+5.7%) 85.8%(-0.5%) 79.8%(+1.6%) Contact% 僅是單一投手被打者擊球的數據,其值的高或低並沒有好壞之別。三振型的投手,這項數據通常低於聯盟平均值,無論是先發或後援皆然。非三振型投手,無論是仰賴滾地或飛球,這項數據通常會高於聯盟平均。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投手,數據都有其穩定性,雖然年度與年度間偶有波動,但長期而論會隨時間與樣本的增加,充分顯現其真實天賦。因此,Harvey 去年此數據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以一個處在生涯顛峰期的選手而言,並非正常的訊息。 事實上,去年 Harvey 從開季到手術之前,都努力在調整跑掉的投球機制(Mechanics)。分析指出,Harvey 今年的投球動作並不如過往成一體般流暢,且反倒在投球動作增加了許多被視為「不必要」的環節,如在揮臂動作時做了 cup wrist 與小停頓。下面兩張gif為近兩年的比較。
(2015)
(2016) 投球是個很細膩的功夫,每個投手都有自己一套的節奏與出手方式。改變投球機制通常被視為大事,這可能代表著轉型、退化或受傷等訊息。而去年整年 Harvey 與球隊都在努力修正回舊有的投球機制,
線上娛樂城
今年春訓也不例外。特別是去年曾因胸廓出口癥候群(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而接受手術,但今年的球速卻出現更大幅度的滑落,實戰僅有 92-93 mph 的速度。 「黑暗騎士」無疑正站在生涯的十字路口,也關係著能否找回昔日王牌的身手與否。 痛痛人四號-Steven Matz 作為 Big 4 唯一的左投,讓大都會過度傾向右投的輪值表,稍稍平衡一些。Matz 的初登板便技驚四座,不僅繳出7.2局失兩分的優質先發,打擊更是以 3-3、4分打點,打破聯盟百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Matz 也在生涯第一年便嚐到季後賽的滋味,分區系列賽、聯盟系列賽、世界大賽皆有出場紀錄,也有不俗的表現。儘管最後無緣一嘗冠軍滋味,但也奠定了 Matz 在球隊中的重要地位。 Matz 的球種使用分布的相當平均。主要是以伸卡球為主戰球種,並輔以變速、滑、曲,三種基本款的球種混搭使用。除了他的速球外,他的變化球並沒有特別突出,在實戰運用上表現也相差不遠。僅有在兩好球之後,會稍加提升曲球的比例以製造三振(本季在兩好球後的 71個打數之中奪下34次三振,比例為所有球路之冠。) 而在比賽的後段,Matz 對打者的壓制力也有下滑的趨勢。在第一輪、第二輪時,被攻擊指數(OPS)尚能保持 0.65 的水準,但面對第三輪的打者時,被攻擊指數提升至近 0.8,壓制力有些許下滑。不過 Matz 仍具備繳出場均六局優質先發的能力,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2016年被打擊率隨面對打者次數變化情形) 隱憂 Steven Matz 最大的問題仍是健康。傷病史同樣豐富的他,在轉入職業後沒多久也進行了TJ手術,直到2012年,才在小聯盟開啟生涯。上大聯盟後,儘管生涯前兩場先發令人驚豔,但在賽後因背闊肌傷勢,而休養兩個月之久。也因如此,才能在隔年繼續保有新人資格。 2016年,除了首場先發大爆炸狂失七分之外,在後來的八場出賽繳出7勝0敗、1.17 ERA 的恐怖成績,更獲得五月國聯最佳新人的表揚。不過,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卻又屢屢走鐘,
娛樂城首儲
不僅一勝未得,防禦率更從2.28膨脹至3.56。經檢查後發現,Matz 一直忍著骨刺的不適持續比賽,而且需要進行手術移除。一旦選擇接受手術,也將同時宣告賽季結束。因此他選擇繼續忍耐,直到8月15日才因左肩緊繃進入傷兵名單、並在9月22日選擇手術移除骨刺。 而進入職業之後,Matz 沒有任何一個賽季投球局數超過150局(2014年單季140.2局為最高)。因此他能否將局數推升至180局、整季健康出賽應有的負荷量,將是本季最大重點。 五?無?談末段輪值 Big 4 成形以來,四巨頭同時聚首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其中三人+Colón 為本體。而在本季"Big Sexy"轉戰斧頭幫與 Dickey 組成「老爺爺戰隊」之後,大都會勢必要正視第五號先發始終難產的問題。 前四號輪值確實豪華的過分,但第五號始終找不到穩固的依靠。Robert Gsellman、Seth Lugo 是目前較理想的人選;Zack Wheeler,儘管本季有非常嚴格的局數限制,但未來也有可能重操舊業;Rafael Montero、Sean Gilmartin 等有先發底子的球員也在牛棚待命,隨時虎視眈眈。簡單分析檯面上競爭最激烈的兩人-Lugo 和 Gsellman。 Lugo 的曲球是 statcast 啟用以來轉速最快的,比第二名足足多出了300轉之多!雖然他的 command 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暫且無法隨心所欲的控制這個球路,但卻是個潛力無窮的球種。而他的速球,速度不快也沒有太大的位移,無法襯托其曲球的優異,甚至有時會淪為挨打的目標。在小聯盟,Lugo 可以繳出每局三振一人的揮空能力,但對於能否完美複製到大聯盟,筆者持保留看法。 Gsellman 在去年的七場先發之中,表現的比 Lugo 出色一些。雖然他不是一名以三振見長的投手,卻在44.2局送給打者42次三振,還留下 2.32 的滾飛比。Gsellman 以伸卡球為主軸,並不追求三振,即便球數領先時也是如此。不過在上季少少的樣本之中,滑球、曲球的揮空能力卻出奇意外的好,也幫助他在 WAR 值取得了不錯的紀錄。不過就像方才提到的,三振不是他吃飯的工具,大都會的內野守備也不算頂尖,也可能因而出現被安打過多的問題。
當然,一個五號投手最基本的任務是投滿五局就好(Jason Hammel 就是這方面的霸主),能否在面對第二輪打者時保持壓制力,便是最重要的課題。大都會具有很不錯的深度,許多長中繼都有擔綱先發的能力,但受限於年輕與經驗不足,能否真正踏穩腳步,是今年球季的變數之一。 ---------------------------------SOURCE:Matt Harvey’s best hope is how Jacob deGrom survivedFastballs Can Lead to Tommy John Surgery, Study FindsBreaking down Matt Harvey's mechanical issuesUnderstanding Robert Gsellman, the Mets’ fifth starter---------------------------------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追蹤筆者的專頁 收看更多好文,歡迎追蹤 MLB 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