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傳出MLB打算對小聯盟進行重整,目的是提升球員的待遇。 第一步,2A以下層級中,硬體設施不符合標準,且未提供球員應有薪資的42支球隊,將遭到裁撤。 這些球隊可能整合為新創立的「夢想聯盟」,或是轉型成大學夏季木棒聯盟球隊。 受到球隊減少的影響,單一MLB球隊簽約的小聯盟球員將限制在150人內,選秀輪次也降低為20至25輪。 至於保留下來的球隊,
線上21點
加上兩支目前位於獨立聯盟的生力軍後,會依照地理位置調整各球隊的層級,使MLB球隊旗下各小聯盟球隊的距離拉近,
真人百家樂
減少球員舟車勞頓。 MLB提出這些立意良善的改革措施,看似能在預定的2021年順利上路。但減少球隊將限縮球員的發揮舞臺,連帶讓許多教練、球探及工作人員失業。此外也可能損害球迷的看球權益。因此消息曝光後,便引發反彈聲浪。 裁撤名單內的德多那海龜(紅人高階1A)老闆Rick French認為,廢除球隊將傷害社區的發展。美國總統參選人Bernie Sanders也表示,砍掉小聯盟球隊會破壞當地經濟與工作機會,
場中投注
對全美棒球迷是一場災難。美國104名眾議員更聯合向MLB主席發送反對信函,信中指出重整提案通過,將損害小聯盟體系的健康,削弱人才發展與球迷忠誠度。 王建民待過的史坦頓島洋基,也是可能遭到裁撤的球隊之一(圖片來源:小聯盟官網) 裁撤球隊帶來的衝擊頗大,外界也提出不少質疑。但考量許多不合格的球隊缺乏改善硬體設施的能力與意願,以及球員待遇迫切需要改變的情況下,再花數個月擬定不見得更令人滿意的新方案,並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我認為,執行現有的小聯盟重整計畫,仍然有其必要性。 首先,同屬北美四大職業運動聯賽的NFL、NBA及NHL中,許多好手生涯菜鳥年就能在最高殿堂大放異彩。相較之下,想要躋身MLB25人名單,在小聯盟蹲三年以上都是常態,成為看板球星之路確實漫長許多。這也導致原先被運動家在首輪第9順位挑中,在美國話題十足的棒足雙棲新星Kyler Murray,今年初成為NFL狀元後,選擇放棄棒球。 經過這次重整計畫,原本2A底下的四個層級,很可能剩下新人聯盟和不分高低階的1A。精簡體系意味著待在小聯盟磨練的平均時間縮短,MLB將更有本錢吸引渴望受到矚目的潛力股。 此外隨著容納的球員減少,小聯盟用途原則上會更單純。培養業餘選秀,或未來可能新增的國際選秀球員,將成為小聯盟的主要功能。
Kyler Murray(圖片來源:小聯盟官網) 但這時有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浮現了:具備多年MLB資歷的老將,或無法長期站穩MLB的4A球員,在40人名單競爭日趨激烈下,表現若稍微低迷,便容易面臨失業。 那他們該如何尋求較穩定的出賽機會呢?我想最可能的答案是──轉戰其他職棒。 足球能夠成為世界性的熱門運動,其中一大關鍵就是擁有五個水平相近的頂級聯賽。這些聯賽不僅眾星雲集,也引領國際足壇的發展方向。 當然,MLB在職棒的龍頭地位依舊無可取代。不過,實力只比MLB差一小截的職棒聯盟,還是可以招攬這一類的球員,來厚實競爭力。 例如剛幫助國民隊拿下隊史首冠的Gerardo Parra,便在季後加入讀賣巨人。接著還有前費城人先發外野Aaron Altherr被NC恐龍簽下;2015皇家奪冠班底,金手套游擊手Alcides Escobar加盟養樂多等案例。可見轉戰他國職棒不是個案,而是職棒新趨勢。 尤其對中南美洲國家而言,嚴重的人才流失已持續數十年。許多職棒冠軍隊參加的加勒比海大賽,是中南美洲職棒維持熱度的唯一依靠。 如果部分身手不錯的小聯盟球員歸國,除了人才外流問題得以減緩,
GK娛樂城
職棒本身星度足夠,球迷人數和商業規模也會帶動起來。 當各國職棒實力不再遙遠,而是均衡發展。各國好手不用急著搶進MLB,可以先在日本、韓國或墨西哥這些水準約在小聯盟2A、3A的職棒鍛鍊自我,
線上投注
成績有所突破才前往MLB。 國民隊今年的奪冠功臣Gerardo Parra,明年將成為讀賣巨人的洋將(圖片來源:大聯盟官網) 小聯盟重整計畫實行後,球員升上MLB之路不再顛簸,
金旺線上娛樂城
旅外選擇也跟著變多。雖然部分小聯盟球隊和其支持者有所犧牲,但從長遠來看,大刀闊斧對MLB甚至世界棒球是有正面影響的。 相信因為這項政策,不久的將來,我們便能見證棒球真正國際化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