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棋牌
原標題:廣東河長制落地五周年:累計建成碧道2563公里,推動“經濟+生態”協同增效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常樂昕 肇慶,云浮,江門報道 “碧道建設需要結合中小河流治理、水利工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內容一并推進,并不是為了建碧道而建碧道。”在肇慶市江濱堤景福段碧道,肇慶市水利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卓亞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從雜草叢生的臟亂河岸,到景色宜人的10.5公里濱江公園,“蝶變”后的江濱堤景福段碧道是近年廣東全面推行河長制的見證。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提出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由各級負責同志擔任河長,牽頭對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等突出問題進行清理整治。五年來,廣東已建成省市縣鎮村五級河湖長體系、省市縣鎮四級河湖警長體系,總人數達8萬名。
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河長制落地五年來如何影響廣東水環境治理與水道沿岸生產生活?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深入廣東肇慶、云浮、江門三市,走訪觀察廣東河長制五周年的經驗和做法。
從棚戶區到“后花園”
萬里碧道建設是廣東落實河長制工作的一大亮點。2020年,廣東出臺《廣東萬里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推動治水理念明顯升級。根據該規劃,廣東萬里碧道是以水為紐帶,以江河湖庫及河口岸邊帶為載體,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閑功能建立的復合型廊道。
廣東省河長制辦公室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廣東已累計建成碧道2563公里。2020年已建成的碧道,推動優良水質河段增加24.6%,生態岸線占比由28.3%增加至57.0%。
記者在走訪中觀察到,碧道兼具安全行洪、水環境保護、文化休閑、濱水經濟帶發展等多重功能。以碧道建設帶動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給河流沿岸居民的生活帶來極大改善。
“以前這一片衛生條件非常惡劣,垃圾、蚊蟲遍地,
任你博娛樂城
河水惡臭撲鼻。”在江門市江海區城央綠廊碧道下沙公園,周邊居民陳金笑向記者描述了下沙片區在改造前的情況。據介紹,下沙片區曾經是水上人家的聚居地,內河漁民在河邊停靠漁船,上岸無序搭建棚屋和吊腳樓,使該區域成為江門市區最大的棚戶區,干燥時節火災頻發,雨季來臨房屋受浸。
轉機出現在2019年。以城央綠廊碧道建設為契機,江門投入6.2億元對下沙片區進行重新規劃、搬遷改造,拆遷建筑及附屬物300多間,使200多戶水上人家搬進電梯洋房。同時,對周邊老舊社區實施全要素改造,沿河修建人行道、騎行道、慢跑道、綠化道。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下沙片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配備人行天橋、親水平臺、榕蔭廣場、兒童免疫公共服務中心、下沙文化展示活動中心等設施的河濱公園取代了雜亂的棚戶區,成為江門20公里城央綠廊碧道的重要節點之一。“下沙公園現在是我們周邊居民的后花園。”陳金笑說。
按照廣東省萬里碧道建設規劃要求,到2025年,江門將規劃建設碧道364公里。截至目前,江門全市碧道建設已完成投資45.63億元,建成碧道305公里。
在提升水環境質量方面,江門河長制工作整體成效顯著。根據江門市150個河長制水質考核預警斷面監測結果,2018年以來,江門優良水體數量上升39.7%,達到83.4%;達標水體數量上升44.9%,達到93.1%;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創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最好水平。
“既要經濟也要生態”
“作為養殖大縣,新興經歷了經濟轉型的陣痛,在要經濟還是要生態這個問題上,我們最終選擇是既要經濟也要生態。”云浮市新興縣水務局總工程師陳小劍說。
陳小劍介紹,新興縣的污水主要來源于養殖污染。2016年建立河長制后,新興聚焦農業轉型,大力整治畜禽養殖場,推進種植、養殖業的集聚化規模化經營和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化無害化處理。
目前,新興縣已完成禁養區范圍2774家養殖場的清理工作,有效治理養殖、涉水企業等主要污染源,推動水環境全面好轉。2018年以來,新興縣地表水市考核斷面(陳舍)水質由整治前的劣Ⅴ類水質穩定提升至目前的Ⅲ類水質,水體黑、臭等感官污染基本消除,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隨著水環境改善,依托集成河碧道、龍潭湖濕地公園等濱水景觀帶建設,新興縣將河湖系統治理與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區發展有機結合,
真人規則
提升當地旅游業整體水平。據統計,2021年1-7月,新興縣旅游人數(按可比口徑計算)達到579.84萬人次,創造旅游收入45.68億元。
與遍布小支流及小微水體的新興縣不同,地處西江干流的肇慶市是廣州、佛山等珠江下游城市的重要水源地。隨著小鵬汽車、寧德時代等多家企業落戶肇慶,近年肇慶工業發展成績亮眼,數據顯示,今年1-9月肇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名廣東全省第三,增長24.9%。
如何協調工業經濟發展與水資源保護,成為擺在肇慶面前的一項挑戰。
“針對工業源污染管控,2017年肇慶出臺了《西江水質保護負面清單》,嚴格落實環保準入制度,限定新建項目類型,并加強對違法排污行為的執法力度。”肇慶市生態環境局四級調研員左允杰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肇慶沿江沿線生態保護敏感區內禁止建設化學制漿、印染、鞣革、重化工、電鍍、有色冶煉等重污染項目。
“按功能區管理是今后水環境管理的整體思路。飲用水水源的水質要求最高,但在生產生活區域,允許適當的污染存在。”左允杰說,工業項目在肇慶落地前要經過環境影響評估,第一是要考慮項目選址所在功能區的環境容量,第二是污染物必須達標排放。
數據顯示,目前肇慶市省考以上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劣Ⅴ類水質為零,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質穩定達到Ⅱ類。今年1-9月,肇慶市國考斷面水環境質量在全國排名14,在廣東省內排名第1,11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均優于Ⅱ類水質目標。
鼓勵社會力量主動參與河流管護
由于水環境治理涉及面廣,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和監督河長制工作,成為增強民眾治水護水意識、提升河湖管護水平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目前肇慶、云浮、江門均已形成穩定的民間志愿護河隊伍。以云浮市為例,目前云浮已建立市、縣、鎮、村四級護河志愿服務隊伍共122支,
戰神賽特詐騙
在“i志愿”系統平臺上注冊的護河志愿者人數達3萬多人,占全市志愿者人數的13.3%。
來自各行各業的“民間河長”是志愿護河力量的典型代表。“我在日常巡河中發現漂浮物、采砂、污染等問題,上報后都能得到解決。”江門鶴山市“民間河長”趙德光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在鶴山經營一家花木場的趙德光于2017年主動受聘成為“民間河長”。上任后,趙德光除日常巡河以外,還組織護河隊伍,通過在河道設網攔截、乘船打撈、鉤機打撈等方法清理河面垃圾。同時,他還自費采購無人機和水質檢測設備,并在重點河段安裝監控攝像頭,以提升巡河管河實效。
截至目前,江門市共設專家河長12名,河道警長677名,民間河長1383名,河道保潔員4716名,護河志愿者39771名,形成“官方河長”與“民間河長”合力的治水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廣東智慧河長”平臺基礎上,
ATG電子註冊
江門市構建市級河長制綜合管理平臺和河長云手機APP,把污染源、水質、三防、水利等有關信息納入系統,實現一張圖綜合顯示河湖長制有關內容,
At99娛樂城
成為廣東全省第一個實現省、市、縣三級河長制管理平臺數據對接的地級市。2020年,江門市河長制綜合管理平臺被評為江門“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優秀案例。
“目前,鶴山市各級河長主要利用廣東省河長制辦公室開發的‘廣東智慧河長’APP進行日常巡河記錄等基礎工作,但該平臺的覆蓋面較小,用戶主要為各級河長和水利工作人員。”趙德光表示。
趙德光向記者介紹,作為鶴山市政協委員,他最近準備了一份主題為“開門治水,全民共享”的提案,建議鶴山市先行先試,根據市情建立一個可供全民反映“水問題”的網絡平臺,并建立一套“全民治水”激勵機制,讓更多市民參與到治水工作中。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珊珊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