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稿前,
線上老虎機
英國遭到恐怖攻擊:倫敦金融區五個地鐵站接連爆炸,一輛雙層巴士在市中心羅素廣場遇襲,
T9娛樂城
造成50人死亡、700人受傷。消息傳出,全球股市聞聲下跌。
本來心裡已經想妥草稿,打算寫臺灣最近一連串環境污染新聞(例如:麥當勞黃色運動手環含鉛、臺中化學工廠大火、雙氧水製造的鹽水鴨等等)帶給我什麼投資上的啟示。然而在現在這種氛圍下談理財,
牛牛
似乎顯得既貪婪又冷血,只好敝帚自珍,另起爐灶(是恐怖分子害讀者失去賺錢資訊,不干我的事)。
其實換個角度想,英國還是走運的。攻擊若早一兩天發生,2012年奧運主辦權非給巴黎全盤端去不可。再說,這次的攻擊規模與傷亡數字,都沒有老美911事件那樣嚴重(不過,攻擊地下鐵的創意,
歡樂捕魚
一定會嚇壞無從防範的紐約佬),也算不幸中的大幸。
處變不驚的冷靜與勇氣
在新加坡贏得奧運舉辦權不到24小時,就在自己首都發生如此巨變,不知乍喜還悲、心情大洗三溫暖的布萊爾首相,可有古人「得意時處之以淡,失意時處之以忍」這種智慧?我個人倒是對陰影籠罩下的英國刮目相看。
改變我的理由是,照說發生這麼慘痛的災變,當地人通常是驚慌失措、一片混亂。但從這幾天電視新聞畫面裡,
雷神之錘
無論政府官員或民間百姓,我都看不到英國人(或者是倫敦佬Londoners)的恐懼與慌亂;相反地,我看見他們整個社會面對巨變時表現出來的平靜與勇氣,光從「爆炸後幾小時大家就回到崗位照常工作」、「沒人哭天搶地要政府如何如何」這兩點來看,
亞博娛樂城
就值得同為島國的我們政府與民眾深思了,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英國雖不再像昔日那樣強大,卻依然讓世人不敢小看(我若是奧會委員,一定會驕傲投票給倫敦的決定)。
文明世界的某些人,將永遠不會忘記2001年9月11日的紐約(還記得那句讓人動容、甚至為之落淚的「今天,我們都是美國人」嗎?)、2004年3月11日的馬德里、2005年7月7日的倫敦。這件事上,我除了禱告沒有「下一棒」之外,也希望臺灣永遠消失在恐怖份子的視線外。
文章源自於數位時代,